三镇记谋略天下
\"省会\"二字,向来是极有分量的。在中国,一个\"省\"字下面,往往压着无数小城,而\"会\"字则高高在上,独享尊荣。这\"省会\"便如那旧时的衙门老爷,端坐堂上,下头跪着一地的子民。然而,在这般规矩森严的排布中,偏生有个异类,便是那武汉了。
武汉者,乃湖北之省会,却又不似寻常省会。它不似那等\"一尊独大\"的城池,倒像是三个老友,各据一方,却又时常把酒言欢。武昌、汉口、汉阳,这三者本是各自为政的繁华都会,如今被长江与汉江一裁,便成了\"武汉三镇\"。
展开剩余71%我初闻\"三镇\"之名谋略天下,还道是三个小镇拼凑而成。殊不知这三\"镇\"非彼\"镇\",乃是古时商贾云集的大埠。武昌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汉阳有那\"晴川历历汉阳树\"的诗句传世,而汉口更是\"九省通衢\",商旅往来如织。这三处,各自都有说不尽的故事,道不完的沧桑。
如今的武汉,虽合三为一,却仍保留着各自的脾性。武昌的学子们捧着书本匆匆走过黄鹤楼,汉口的商人们仍在江汉关前讨价还价,汉阳的工人们照例在晴川阁下挥汗如雨。这般景象,倒叫初来乍到的外乡人摸不着头脑——这武汉的\"市中心\"究竟在何处?
有人笑称武汉是个\"散装\"的省会。这话倒也有几分道理。你看那北京,天安门广场便是心脏;上海,外滩与陆家嘴便是门面;广州,珠江新城便是招牌。唯独武汉,你问十个本地人,怕是要得到十个不同的答案。武昌人说在光谷,汉口人指江汉路,汉阳人又提王家湾。这般\"各自为政\",倒也新鲜。
然而,这\"散\"不过是表象。长江大桥如臂,地铁网络似脉,早已将三镇紧紧相连。汉口的老饕为了一碗武昌鱼,不惜跨江而来;武昌的学子为了汉阳的演出,也甘愿舟车劳顿。三镇居民,嘴上虽各认各的\"市中心\",脚下却早已踏遍了整座城池。
武汉之妙,正在这\"形散神聚\"之间。它不像那些规规矩矩的城池,非要立个牌坊标明中心所在。它自在得很,任江水将城区裁成三块,却依然活得有滋有味。这般气度,倒与湖北人\"九头鸟\"的诨名颇为相称——看似散漫,实则精明;表面随性,内里坚韧。
若问我对武汉的印象,我道是:一座不甘平庸的城。它不满足于做寻常省会,偏要以三镇之姿,演绎出别样的都市传奇。江水汤汤,带走了多少岁月,却带不走这座城池的魂灵。
愿武汉永葆这份特立独行的气质,在千城一面的时代里,继续书写自己独特的故事。也愿各位看官,有朝一日能亲临江城,感受这三镇合一的别样风情。到那时,或登黄鹤楼远眺,或坐轮渡观江,必能领略到这座\"散装\"城市的神奇魅力。
发布于:山西省信悦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