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60%的普通高中生在县中就读,关系到1670多万学生的成长成才,六部门印发《县域普通高中振兴行动计划》,直面县中发展的核心问题钱坛子,具体都有哪些举措?新建一批县中、保障师资待遇、整治违规跨区域掐尖招生、禁止抢挖县中优秀校长和教师……力促县域高中教育优质均衡,该如何实现?《新闻1+1》本期节目,为您带来分析解读。
从提升到振兴 着眼点有何改变?
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张志勇:振兴行动计划和提升行动计划有三个方面的背景不同。
第一个就是这次县域普通高中振兴行动计划是在教育强国建设的背景之下来提出的,在教育强国建设当中,县中的地位更高了。第二个方面就是县中振兴发展的任务更重了,因为未来学生人口的变化,县中这一块学生人口的增加是一个大趋势,大家测算未来十年,可能高中教育的学位要增加一千万个左右,在这样背景下,县中承担着供给普通高中学位任务更重了。第三个就是县中振兴发展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的教育数字化、人工智能赋能变化、技术革命的步伐非常快,也就是说在这样的技术革命环境下,如何通过技术赋能来推动县中振兴,这个和四年前有很大的不同。
整治面临最现实的问题是什么?怎么解决?
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张志勇:上一次提升计划就是在稳定县中优秀生源方面是一个重要的举措,提高县中的办学质量很重要的一个基础就是要有好的生源,让优秀的孩子就近接受更好的高中教育。在生源的规范上、招生政策上,这次重申了一些在规范招生上的举措,主要是实施属地招生,公民办学校同步招生,限制跨区域掐尖这样一个做法,这些举措产生的改变非常大,更多的孩子有机会留在县中读书钱坛子,这是这次政策需要坚持的。
现在最关键的是一些省城的高中,还有地级市的直属高中到地方抢挖生源或者增强好生源的一些冲动,要进一步地进行规范、限制,在这方面要进一步加大力度,规范整个招生秩序,使更多的孩子,更多的好生源能够就近就地来接受优质的高中教育。
怎么样吸引和留住更高学历的青年教师人才队伍?
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张志勇:办好县中除了生源,另外一个就是好的教师。优秀的老师是办好县中最可靠的人才资源、最重要的支撑力量。在留住优秀教师方面,提高待遇是很重要的,还有更好的工作环境、专业成长的环境,让老师能够在县中这个岗位上更好发挥他的聪明才智,能够使他的事业感、成就感得到满足。
现在关键是如何吸引优秀的年轻教师到县中工作,我们在调研当中发现,城区的高中现在开始吸纳研究生层次的教师进入城区高中工作。县中在吸引这些优秀的高层次教师方面是一个弱势和短板,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振兴行动计划里一个非常明确的导向,就是要更好发挥优势计划、公费师范生培养的政策,采取公费带编定向培养的办法,在源头上使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青年教师能够到县中去工作,这是我们应该落实好的一个重大举措。
办学条件的缺口怎么来补?钱坛子
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张志勇:加强县中经费的保障机制,加大投入力度,这是县中振兴的一个基础性支撑条件。这次县中振兴行动计划里边特别重要的有两点:
一个就是投入的机制,除了发挥县办学主体的责任之外,特别强调了省市这两级要加大对薄弱县中支持的力度,把县中保障机制的层级要往上提。另外一个举措就是在县中建设方面,特别强调了中央预算内投资要加大对符合条件的县中建设资金的保障和投入的力度。
县中里最缺的校园设施是什么?
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张志勇:我想办学条件这一块,我们的短板在哪里,有三个方面。
第一就是学生人口从乡村更多的还在往县城转移,所以县城学龄人口的增加,特别是高中学生的增加,校舍、教室的功能室这是一个硬件的条件,现在不能无限膨胀班额来装这些不断增加的学生。第二个方面是实验教学的条件、实验室的装备要加强。第三就是图书、运动,这些条件要进一步加强。
来源:央视新闻
信悦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